每个女孩童年时都梦想过戴上闪耀的王冠股查查,只是我们拥有的多半是塑料仿品。而已故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却拥有数十顶镶嵌真钻宝石的冠冕,每一件都流光溢彩,凝聚着顶尖工匠的心血。
当女王加冕时佩戴圣爱德华王冠的影像再度流传,印度民众的怒火被点燃。这颗王冠上镶嵌的光明之山钻石,正是殖民时期从印度掠夺的珍宝。社交媒体上,印度网友痛斥:英国王室的奢华,每一寸都沾着殖民地的血泪!大英博物馆的展柜里,陈列的何止是文物,更是一部日不落帝国的掠夺史。
2023年11月股查查,一场外交风波将文物归属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。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原本计划与英国首相苏纳克会晤,却在会面前夕遭遇临时取消的尴尬。原因很简单——希腊再次提出要求归还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塑,这些1801年被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强行运走的国宝,如今仍在大英博物馆的希腊展厅里囚禁着。
展开剩余66%走进这座博物馆的埃及展厅,仿佛置身开罗博物馆。七间永久展厅里,拉美西斯二世的砂岩胸像静静凝视着游客,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雪花石膏头像泛着温润光泽,数十具木乃伊躺在恒温展柜中。这些本该守护在尼罗河畔的珍宝,如今却在泰晤士河畔流亡。苏丹的努比亚文物、波斯的金银器、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板......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数量甚至超过许多文物原属国的国家馆藏。
中国展厅更是令人心碎。商周青铜双羊尊在射灯下泛着幽光,这对世上仅存两件的国宝,一件在这里,另一件流落东瀛。敦煌藏经洞的绢画色彩已然黯淡,当年斯坦因用区区200两银子就骗走29箱文物。东晋顾恺之《女史箴图》的唐代摹本,因英国修复师错误的装裱方式,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氧化剥落。更讽刺的是,这个号称保护文物的博物馆,30年间竟发生6次重大盗窃案,2000多件珍宝神秘消失。
希腊持续200年的追索之路充满艰辛。从文物属于全人类的托词,到可借展不可归还的敷衍,英国政府熟练运用着外交辞令。中国保利集团曾斥巨资拍回圆明园兽首,但更多文物连竞拍的机会都没有。当苏纳克拒绝希腊总理的会面请求时,他关闭的不仅是一间会议室的大门,更是一个文明与自身历史重逢的希望。
站在大英博物馆中国厅的出口,总能看到驻足不前的游客。那些玻璃展柜就像时空的牢笼,囚禁着文明的记忆。或许正如敦煌研究院专家所言:当我们在莫高窟看到被胶水粘走的壁画痕迹时,那种痛楚会代代相传。这些漂泊海外的文物,终将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不灭的乡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