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李秀瑜盈配资
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进入开通倒计时。记者从深铁集团获悉,新线建设采用最前沿的全自动驾驶技术、数字化建模、环保建造工艺,将精细施工理念融入每一段轨道、每一个站台,让市民每一次乘坐都成为安全、舒适、环保、智能的科技体验。
6号线支线二期线路全长4.96公里,南起在建的13号线光明城站,终点北至既有6支一期光明站,共设光明城站、虹桥公园站、碧眼站三座地下车站,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。作为贯穿光明区的重要交通动脉,6号线支线二期将有效串联高铁枢纽与地铁主网,全面提升市民出行的便捷度。
其中盈配资,光明城站作为深圳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,可实现与广深港高铁、赣深高铁、地铁13号线的无缝接驳。未来,还将引入深莞增城际线路,构建高铁、城际铁路与地铁无缝衔接的便捷交通体系。碧眼站也同步预留与地铁29号线的换乘条件,进一步增强线路的延展潜力与网络通达能力。
“6号线支线二期上线的全自动驾驶列车,设计条件满足GoA4全自动运行的相关要求,具备自动化运营、自主化决策、故障自愈、事件及时处置等功能,是真正意义上的‘无人驾驶地铁’。”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一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,不仅大幅提升了运营安全与效率,也为未来智慧地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列车还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理念,采用永磁牵引系统驱动,相较传统异步牵引系统节能20%~30%,具备高效节能、低碳环保、响应快速及维护简便等优势。轻量化设计使列车较同类型车辆减重3~4吨,每年可节约9万度电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吨,为“双碳”目标贡献“深圳力量”。
在乘车体验上,列车优化气密性和防噪设计,铺设阻尼层并在车体侧墙加装隔音材料,有效降低客室噪音,为乘客营造更加安静、舒适的出行环境。
新线路建设充分考虑市民出行体验。轨道铺设采用多级减振结构,有效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,让沿线居民生活更安静。站台层摄像机与PIS屏(乘客信息屏)一体化安装,减少吊杆支撑,使站台层整体空间更整洁、美观,并兼顾使用便利,让乘客在候车、换乘过程中拥有更舒适的体验。
深铁集团通过创新施工手段,全力保障地铁建设安全与效率。其中,碧眼站引入全天候自动监测系统,对周边结构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,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会立即发送短信到手机及在系统平台预警,确保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得到处理。
为了进一步保障结构安全并提升施工效率,碧眼站在防水层外侧预埋环向注浆钢管,将注浆管引至地面完成注浆操作,无需人工开孔,高效又精准地解决渗漏问题。这一做法不仅减少了施工风险,也体现了创新施工手段在保障地铁安全中的关键作用。
新线路不仅坚持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,更通过创新设计全面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体验。未来盈配资,这条“智慧+绿色”轨道交通动脉将以更加安全、高效、便捷、舒适的服务,推动区域交通深度融合与互联互通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迈向绿色低碳、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(受访单位供图)
天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